
从“153元一平”看东北楼市:个别极端低价背后的城市现实
近日,一则“东北小城房价仅153元/平方米”的短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刷屏。视频显示,黑龙江鸡西市恒山区一套65平方米的二手房,总价仅1.2万元,还能再谈价。这个消息让网友惊呼“这房价回到上世纪了”。
但事实真的如此吗?记者调查发现,这样的房源确实存在,但只是个别现象,背后折射出的是东北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性困境。
一万元一套房?视频引爆全网讨论
视频拍摄地位于鸡西市恒山区一处老旧步梯小区,房屋为6层顶楼,面积约65平方米,一室一厅一卫,南北通透,水电暖齐全。
按照房东报价计算,单价仅约153元/平方米。
视频发布后,引发大量讨论。有人质疑真伪,也有自称鸡西本地人的网友表示:“我家那边的房价至少四五千一平,这种价格太离谱了。”
无论真相如何,“153元一平”的震撼数字让这座东北小城迅速登上热搜。
中介回应:确有低价,但只是极端个案
10月11日,当地房产中介接受采访时表示,这类房源确实存在,但极为稀少。
“主要集中在老旧无电梯小区,或靠近矿区的房子。房东多年不住,急于变现,所以价格压得非常低。”该中介解释。
记者在安居客、房天下、58同城等平台上查询发现,鸡西恒山区确实有单价仅几百元的二手房。
例如,小恒山小区一套65.25平方米的房源,总价4.2万元,单价644元/平方米;梨树区恒太家园一套55.23平方米的房源,总价3.58万元,单价648元/平方米。
但整体来看,鸡西主城区二手房均价仍在4000元/平方米左右,超低价房只是“冰山一角”。
极端低价背后:城市收缩与人口外流
鸡西位于黑龙江东南部,与鹤岗、双鸭山等城市同为资源型老工业城市。
这里曾因煤炭和石墨产业而繁荣,被称为“煤城”“石墨之都”。
但随着产业转型与资源枯竭,人口持续外流。到2023年末,鸡西户籍人口已降至160余万人,常住人口更少。
房价暴跌,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城市人口收缩与经济转型的阵痛。
当地中介表示,许多老旧小区缺乏物业、设施陈旧,年轻人早已离开,留下的房产自然难以变现。
东北楼市:局部回暖与整体低迷并存
根据国家统计局8月数据,东北楼市仍在深度调整中。
沈阳、吉林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.2%,但哈尔滨、丹东等城市仍下降0.4%。
二手房方面,仅长春小幅上涨0.1%,多数城市依旧下行。
业内人士分析,东北房地产正经历结构性分化:
- 省会及核心城市依靠资源和产业支撑,房价相对稳定;
- 三四线资源枯竭型城市,房产严重供大于求,部分房源甚至“无人问津”。
结语:低价不是“捡漏”,而是城市更新的信号
“153元一平”的房子固然吸睛,但它并非普遍现象,更不是投资机会。
这背后,是东北部分城市正在经历的产业调整、人口流失与房产去库存过程。
未来,只有当地方经济焕发新活力、人口流动趋稳,房地产市场才可能真正回暖。
在那之前,这些“低价神话”,更像是一面镜子,照出了东北小城的真实与无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