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7岁小伙辞职月薪8千销售,回武汉摆摊卖麻糍日入破千:从质疑到点赞,他用粉色小摊车逆袭人生
一、从稳定工作到街头创业:他选择了“自由”
27岁的张同学(化名),来自湖北黄冈,曾在宁波从事汽车装饰与建材销售,月薪稳定在8000元左右。按常理,他的生活已经“安稳”,但在他看来,那份工作“太固定、太乏味”,缺乏激情。
“我更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,让生活有点颜色。”张同学说。
2020年从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,他开始筹划转行。经过市场调研,他发现当地人喜爱软糯香甜的点心,于是决定从零开始学习糕点制作,并把目光锁定在麻糍上。
二、粉色摊车引关注:从“不赚钱”到日入千元
为了让摊位更吸睛,张同学定制了一辆粉红色的三轮摊车。车身喷漆、装饰、灯牌都由他亲自设计完成。最初,他在宁波杭州湾新区出摊,日收入仅300元,扣除成本几乎不赚。
面对冷清的摊位,他没有放弃。经过多次调研,他决定把生意搬回熟悉的“大学城”——武汉。
“武汉高校多,年轻人爱尝鲜,我觉得麻糍肯定能火。”他说。
果然,摊位落地武汉后,生意一夜翻红。每晚出摊不到三小时,顾客排起长队,高峰期甚至有五十多人,日营业额稳定破千。粉色摊车成为夜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,不少学生称他是“麻糍哥”。
三、家人从反对到支持:母子搭档“准时出摊”
起初,张同学的家人强烈反对他的选择,认为“上了大学却出来摆摊”太可惜。但随着生意逐渐火爆,母亲亲眼看到他每天排队的顾客,也从担心变为骄傲。
如今,母子二人每天早上7点开始备料,下午5点准时出摊。她负责裹粉、打包,儿子负责制作和销售,配合默契。
“现在我妈比我还准时。”张同学笑着说。
四、“麻糍哥”的坚持:做出甜蜜,也传递温度
他的麻糍不仅种类丰富,还主打创意口味——榴莲、杨枝甘露、抹茶、蓝莓、奶酪等,多达十几种搭配。每份麻糍现捏现加料,手工制作吸引不少食客拍照打卡。
张同学在摊位上佩戴运动相机,用“第一视角”记录制作过程,粉丝们称他是“武汉最认真做麻糍的人”。
“我想像景德镇的‘鸡排哥’一样,真诚地做生意,让顾客吃到的不只是甜品,还有好心情。”他说。
五、展望未来:从粉色摊车到武汉甜品店
随着人气不断提升,张同学注意到周边也出现了模仿者。但他并不担心:“竞争反而让我更有动力去创新。”
他计划未来在武汉开一家固定店铺,扩大甜品品类,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。“摆摊不是终点,而是梦想的起点。每一分努力,都是在为未来积累光。”